<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365bet官方网站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法汇报》回味中国电影的摇篮时代

        2013-03-04
             2月28日,《法兰克福汇报》刊载一篇题为《资本统治的地方,没有世界精神》(Wo das Kapital herrscht, hilft kein Weltgeist)的文章来回顾了中国电影在1929年到1964年之间留下的,不为西方人所了解的历史脚印。

            作者发表这篇文章的起因是今年3月1日在柏林开始举办的名为"夜半歌声"(Ein Lied um Mitternacht)的中国电影展。该展集中关注中国在国共内战、日本占领、共产党统治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里出品的电影。

                                        
                                       张艺谋1988年凭借《红高粱》捧走金熊

            作者在文章开头提出疑问,虽然张艺谋的《红高粱》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搬上了银幕,通过一定的叙述手法将这几个时代联系在一起。但这种描述绝对是追溯性的,而出自于这些时期的电影又都是怎样刻画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的?

        夜半歌声唱中国

              文章作者首先关注为此次影展命名的开幕影片《夜半歌声》。指出:"导演马徐维邦在上海新华影片公司的影棚中拍摄的这部电影明确表现了舞台实践对于中国电影的重大意义。……而随着共产党的胜利,电影的性质也自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那时开始,只能怀着明确的目的性来讲述中国20世纪的历史。一段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王朝的历史,就好像导演谢晋1961年拍摄的宣传影片《红色娘子军》里提到的一样,是一段战胜"万恶的旧社会"的历史。"

             作者随后在文章中阐述了对电影《红色娘子军》的看法,指出:"影片的首要任务是,抑制住找南霸天报仇的冲动。必须保持客观,就像党章中要求的那样。而这也与解放军的纪律一致。但这其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元素,比如在重新塑造被解放的村民投身革命起义的过程中。总的来说,象征共产主义的旗帜在其中占据了标志性主导地位。它永远不倒,永远都会被人传递下去。"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老电影

            文章随后关注了同样出现在柏林影展上的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指出:"这部由赵心水执导,1963年出品的影片……描述了战士阿米尔必须在政治觉悟以及对种族的忠诚(也就是他内心的声音)之间做出选择。并同时展示了真主阿拉和毛(毛泽东)大公合一的可能性。"

            作者随后也注意到了一些"从名字上看来极具典范性质的影片",比如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作者指出:这部1948年的电影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影片。虽然党对其中展现的性的元素以及对战争的错误理解并不欣赏。

             文章的最后,作者将目光停留在根据茅盾的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原名《倒闭》)拍摄的同名电影。指出:看上去,中国电影在不断动荡的历史中只是找到了形式上的一点思路,发展出了各异的组合体。但像《林家铺子》这样的小影片表明,中国电影也经历了一个整合的阶段,或者说是在动荡的时代中仍然有古典主义回眸一笑的瞬间。……《林家铺子》通过小人物的命运讲述大历史,不需要像《夜半歌声》中那种强烈的象征主义。《林家铺子》里即没有世界精神,也没有和谐原则来维护秩序。更没有夜半歌声能安抚林先生那颗害怕债主第二天一早来上门讨债的心。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