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那又如何 |
2012-11-13 |
作者: 德国《经济周刊》前主编和德意志银行前公关部主任史特凡·巴龙(Stefan Baron)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中国更令我们神往,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与我们有如此大的分歧。有人认为,中国想取代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也有人认为,中国是纸老虎,多年来一直唱衰中国经济。 上述两种看法都不对:中国既不会很快称霸世界,经济也不会崩溃。离开超级现代化的机场、大城市中繁华的购物中心和五星级酒店到中国内地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中国仍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约1.5亿中国人每天的收入仍少于1美元。虽然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收入仅是美国的1/5。 —超过13亿的中国人几乎有一半还生活在农村,至2030年还有30%。这意味着中国要为上亿人修建新的房屋、学校、医院和街道。 —总体消费还很低,而储蓄率明显过高。 —中国增长越来越多依靠内需,目前内需增速为社会生产的2倍。中国因此将日益摆脱对出口的依赖和美欧低迷的需求。 —在能效、生产率和创新能力方面,中国潜力巨大。 —此外,中国拥有相对稳定的国家财政和3.3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有刺激增长的广阔政策空间。 去适应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对我们有利。我们不必害怕,反而应该为此感到高兴,即便仅仅因为中国的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大量财富。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好处在于让各国休戚与共。保证其巨额美元储备不再贬值是中国的利益所在,而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恰恰相反的结果。如欧洲继续深陷危机,中国政府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外交政策最高目标也难以实现。即使欧美不是现在的局面,中国也很难实现巩固政权所需的每年新增2.5千万个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 此外,中国人对环境污染、社会和医疗体制落后、贫富差距、高层腐败和裙带关系的不满日益增加。如不推行改革,特别是压制“红色贵族”,执政者迟早将失去政权。而改革需要有利的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 冷静看待中国崛起还有另一原因:儒家文化对当今中国文化影响很深。儒家思想尊师重道,不崇尚武学,以追求和谐为最高价值。因此,中国人更愿通过多方协调解决冲突。中庸之道对他们来说是正确方法。他们不信奉二元论或零和思维,而是综合地、辩证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中国的(经济)崛起将会继续,未来将是一个多级化世界,强大中国与美国平等。欧洲如能与时俱进,统一、强大的欧洲也将成为世界一极。那是一个没有超级大国的世界,一个充满更多竞争,更加美好的世界。 (来源:2012年11月6日《商报》,啸雪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