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鲜花 法兰绽放 |
2012-06-01 |
为庆祝中德建交40周年,2012年5月25日,“中国文化年”系列活动之一—“美因河畔中国周”在法兰克福市美茵河南岸正式拉开帷幕。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温振顺、法兰克福市议长维兰德女士、市政委员贝克、黑森州司法部国际司长博希曼、法兰克福孔子学院董事长韦荷雅女士以及法市友好城市广州、深圳市政府代表等近200位中德来宾出席开幕式。活动持续至31日,举办了图片展、画展、中国集市、龙舟赛、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观众万余人,让法市居民饱览了一场中国文化和艺术盛宴。
特写一:中国风,风靡法兰 红红的灯笼挂起来,艳艳的手帕转起来,火火的狮子耍起来,绿草如茵的美因河南岸,刮起了一阵“中国风”。双狮戏舞,虎虎生风;宫廷扇舞,端庄典雅。九节鞭、双截棍,耍得风生水起;二胡、古筝独奏,声声天籁之音。这边舞台上,生旦净末丑粉墨登场;那边讲堂里,笔墨纸砚浸染书香气韵。与哈佛教授一起探寻龙的前世今生,听德国友人讲解风水之道;既有关于儒道、神话、茶道的专题报告,也有德语版的相声、戏剧,中西合璧的室内乐合奏,精彩频频,让人流连忘返。不仅是在场的德国朋友看得目不暇接、聚精会神,对中国艺术魅力的惊叹不绝于耳。连不少来往行人也被吸引得驻足观看,纷纷掏出手机、相机和Ipad拍照摄影,要把这动人一刻带回去与家人分享。
特写二:中国龙,舞动美茵 26日一早,一年一度的法兰克福龙舟节在观众的热盼和呐喊声中开场了。龙舟竞发,百舸争流,30多支队伍、600余名选手你追我赶,拼劲十足,经过四轮激烈角逐,当地华侨华人组成的“美龙”队最终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源于中国、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传统活动项目赛龙舟于1989年传入德国,法兰克福龙舟节则始于1991年,并风靡至今。如今赛龙舟这一融东方文化和体育竞技于一体的活动已成为法兰克福当地一个家喻户晓的热闹节日。
特写三:中国影,浓缩华夏 生动的文艺表演固然让人沉醉,静态的展览同样令人流连忘返。本次中国周共推出“中国东西”实物展、“上海的德国记忆”图片展和“溯源”岭南风情画展,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德关系的历史变迁。算盘、痰盂、粮票……这些曾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品,不仅为德国观众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生活,也勾起许多中国观众的回忆。图片展中9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则记录了自上海开埠以来德国人在上海留下的足迹,也再现了上海世博会的盛况。透过40余幅地域特点鲜明的画作,广东的人物风情、山水林木、生活百态都映入眼帘,待人细细推敲研磨。三场展览虽内容不同、形式各异,但雅俗之间、光影之间、笔墨之间,华夏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化和精妙的艺术已可见一斑。
特写四:中国味,情浓五洲 热闹的中国周里,怎可少了made in China的风头?美因河岸的“中国集市”里,一个个红色帐篷鳞次栉比,中国丝绸、中国刺绣、中国服装、中国手工艺品、中国经络按摩……看得人眼花缭乱。许多德国朋友全家总动员,利用周末时间专程来参加中国周,逛逛法兰克福的地道的“中国庙会”。油条、煎饺、凉粉配上青岛啤酒,还有大家都爱吃的新疆羊肉串,舞台前不大的空地硬是挤成了热热闹闹的大排档。孔子学院的“文化空间”是最受欢迎的,风水、《道德经》、志怪小说、茶艺表演……100人座位的帐篷大厅内几乎场场爆满;听说过、没见过的中国针灸今天也现出庐山真面目,请医师做个保健推拿,再拔个火罐,刚才还有点犹豫的德国大爷咧嘴笑了:舒坦!这边的书法摊位已被围起来了,报上自己的德语名字就可以得到一幅中文译名的书法作品,一位先生写了自己的还不够,一口气报上四个名字,让全家人都成“中国通”。吃饱喝足了,还得再啜杯香醇的珍珠奶茶,为亲朋好友寻觅几件可爱的泥人玩偶、物美价廉的手包和小工艺品,把浓浓的中国味道带回家。买羊肉串的大姐忙到手软,头都顾不得抬,面前总有十来位顾客排队。她笑着说,看到大家脸上那开心满足劲儿,再累都值得了。 5月31日,“美因河畔中国周中国周”成功落下帷幕。相信那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将长久地停留在法兰克福德国朋友的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