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365bet官方网站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专题 > 中国文化年
        "中国东西"吸引来德国人围观

        2012-03-13



        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舒伦堡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众多的出土文物,还有各类"民俗标本"般的器物们作为这个东方古国最最典型的文化符号,持续地接受着西方人的认知和解读,一次次地在各种场合和人际交接中被提及、重复,无意识地强调。而那些司空见惯的,正在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被使用的东西,透过其质朴的外表,提取其内里国家和人民的日常审美意识,这样的想法可谓巧妙!现在,这类"中国东西"籍由一场展览,来到了法兰克福,接受德国民众或是心领神会,或是不解的查探与微笑……
          2012年2月22日晚,法兰克福民俗博物馆内举行的"中国东西"展览开幕式吸引了众多德国人士的到来。晚7点的开幕式热闹非凡,加上此前的媒体招待会,吸引了当地众多德国民众、艺术从业者及媒体的参加。这些质朴,甚至以德国视角看来不失"诙谐"的一百多件"中国东西"进入德国博物馆的厅堂,抽离了它们原先存在的生活场景,向观者们传达出别样的趣味及意义。
          这场全名为"中国东西 -- 当代日常物品的文化考证"的展览是由北京波普克(POPCORN)创作组、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和德国龙桥亚洲文化交流协会共同组织的一场文化活动,也是今年德国的"中国文化年"150个文化交流活动中,第一场艺术装置作品的展出。展览的中国策划方"波普克"是一个以图书出版为主的创作团队,创办人吴学夫和团队核心成员黄云蔚、李日松等人为此赶赴法兰克福,与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亚洲部主任舒伦堡博士共同主持了这次展览的整体运作。据悉,这次展览在法兰克福展出一个月后,还将继续前往杜伊斯堡继续展出。
          热水瓶、塑料编织袋、二锅头、锦旗、电蚊拍、冰糖葫芦、开裆裤……这些中国当代社会里最常见的器物一一错落地被安置于展厅里。组织者甚至还运来了一辆中国三线城市街头常见的电动三轮摩托。整个展览按不同的分类选取了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一百多件"中国东西",包括"饮食百味"、"居家市井"、"玩乐闲趣"、"文房礼仪"、"穿戴衣着"、"医药粉黛"、"装摆饰佩"等。每件"中国东西"又都配上了一段说明文字,它并不局限于对物品的简单解释,而是通过介绍它的使用环境、用途来历、发展沿革甚至背后使用者的小故事,为这单一的物品呈现出一个四维的空间来,由此也活灵活现地呈现出当代中国市井生活的一个个最细部。比如对"搓衣板"和"开裆裤"的描述是这样的:
          搓衣板:洗衣机普及之前,大概每一家都会有一块搓衣板,它绝对是洗衣服最好的好帮手。需要洗全家人衣服的妈妈们对搓衣板最有感情了,从年轻时洗孩子的尿布,到年老时洗孙子的尿布,一块结实的搓衣板可以用几十年。田冬为了孝敬母亲,给家里买了一台洗衣机,可没想到,每天一大早母亲还是用那块搓衣板来洗衣服。劝得急了,要么说洗衣机洗衣服不干净,要么说洗衣机费水又费电,不如搓衣板好。母亲与搓衣板搭配的形象深入人心,有一款洗衣粉的电视广告就是一个老大娘用一块搓衣板洗衣服的镜头。这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搓衣板除了正常用来搓洗衣服之用外,还是夫妻房内最常见的"刑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跪搓衣板"成为天下女人达成共识的处罚丈夫的手段了。怕老婆的人经常会遭到朋友们的调侃,"今天回去晚了,又得跪搓衣板了吧?"真的跪过搓衣板的人往往会一脸苦笑。


            开裆裤:时装行业日新月异,儿童衣服也是一件比一件斑斓。唯独开裆裤,依然是全中国婴幼儿的公共款式。大概每一个人中国人,不论男女,不论日后貌胜潘安还是美若西施,他(她)小时候基本都是伴随着尿布与开裆裤成长起来的。顾名思义,开裆裤是一种裆部大开的裤子,清晰地暴露出婴儿幼嫩的屁股。开裆裤得以流行的原因,一是为了方便婴儿拉屎撒尿;二是觉得"小孩屁股三把火",即使穿着开裆裤,小孩也不会冷;三是觉得婴儿对隐私没有概念,即使在众人面前全身赤裸,也没有什么不妥。而最后一个原因恰恰是中外父母分歧最大的地方,西方国家觉得即使是一个婴儿,也应该尊重他(她)的隐私,尤其是性隐私。将开裆裤上升到设计隐私问题好像过于严重了,但仔细想想也不无道理。有人这样说,穿开裆裤与戴尿不湿是中外婴儿最大的不同。




         

        作为文化符号的"中国东西"

          置身这些"中国东西"之中,从电热丝的电炉子、蜂窝煤,到夏天常见的大蒲扇,从三好学生奖状到中学生的"三道杠"、红领巾,还有中国随处可见的冰糖葫芦、饺子、大白菜,它们被安放于静穆、灯光讲究的博物馆厅堂里,这些平凡的中国东西似乎已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事物,提醒着人们去关注它们的文化价值。留连其中,样样熟悉,又样样引人会心微笑。如果说所有的物品都具有客观本义与社会生活赋予的引申意义,那么这些"中国东西"无疑已在它们的物理属性之外,引申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意义"。




        "中国东西"展览的中方策划人及成员:吴学夫教授(中),李日松(右),张山山(左)
          

          本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波普客的创办人,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艺术设计系主任吴学夫教授与他的创作团成员--资深文字创作人李日松。吴先生称,近三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其社会生活本身也裹挟于全球化的洪流之中,与其他国家的现代生活高度同质化了。而与此对应,十三亿人口的日常生活中不被提及的这些大量的,能够体现民族个性的普通物品,在这个角度上查看却显得意义非凡。在中国,那些已经归入历史范畴和民俗标本的中国东西,它们作为常规的"中国特色"已失去了生活的鲜活味道。而这些司空见惯的、正在使用的中国东西,从中却可以仔细体会出其日常生活中的美学意味。也正是这些质朴的中国东西折射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审美意识。
          吴教授还说,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表面上这些中国东西大多放弃了精细的技术、持久的品质和考究的外型,在这种粗放、可爱的中国式审美背后,却可以看出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背景。
          "波普客"是一个以图书出版为主的创作团队,团队成员具有深厚的艺术和社会学的双重素养,拥有创意设计的丰富经验和热情,同时注重与当代文化的紧密衔接。吴教授还对记者说,他们在中国的城市乡村里大量收购这些物品,选取其中的一百多件拍摄整理成图书,这次展览也是在图书的基础上策划展出的。除了"中国东西",目前波普客的图书开发已经涉及到"中国房子"、"中国肖像"等。而将这些图书以展览的形式呈现于世界目光的聚焦之下,是他们目前最主要的工作。

        德国人眼里的"中国东西"

          初见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的亚洲部主任舒伦堡博士,他在一幅厚厚的眼镜之后,一双眼睛澄澈,却又带一点西方人特有的腼腆与对眼神交流的回避。他是这次"中国东西"展览的德方负责人。带着对这些日常生活器具在中德视角之下的反差的好奇,我在展览现场对舒伦堡博士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



        "中国东西"引来德国人围观


          新报:舒伦堡博士您好!这次展览的背景是2012德国中国文化年以及中德建交40周年纪念。在这样比较宏大的背景里,展现的又是这样最生活化的展品,您怎么看这次展览的意义呢?

         

          舒伦堡博士:是的,这次展览正是这样的背景。这次博物馆的这个展览加入"中国文化年"活动比较仓促,活动日期也一直在变,但我们很高兴最终做成了这件事。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本身也收集了一些中国的老古董,随着现在中、德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每年很多游客往来,还有很多经济上的联系。而通过这些日常用品,可以让我们认识一般的中国人的生活,这是很重要的。目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所有的人都在喝"可口可乐"。我们对"中国"的感知,大多来自于旅游中的浮光掠影。这样的展览是一个好补充,补足了对中国生活的日常的感受和认识。另一方面,我们也并不真的知道,中国人对事物的喜恶、爱好和恐惧等等。通过这样题材的展览,感觉走的离中国人更近了一点。这在不同的文化和人之间,是一个很重要的交流方式。

          新报:您觉得这次展览的东西与德国人心目中的中国东西有什么差别吗?
          舒伦堡博士:说到这个是很有趣的。在法兰克福方面,我们为配合这个展览,在三个多月前就向这里博物馆的一些朋友们发出问卷,希望知道在他们心目中,什么东西是"中国东西",并要求他们给出自己的解释,还有这东西背后的故事。我们最终收到了80多份回复,内容五花八门,我们挑出其中的三十多个也放在这个展览上,作为这个展览展示的物品与故事的一个对比,非常有趣。

          新报:德国人怎么看待这个中国"跪搓衣板"的故事?
          舒伦堡博士:(笑)这个故事在德国并不是那么不可思议的,德国人应该只是对这故事本身好奇。这是中国人的一种"民众的智慧",在德国也有类似的故事,比如"Unter den Pantoffel stehen",字面理解是被拖鞋踩着,实际意思也是怕老婆,惧内。这应该是同一个意思的谚语。

          新报:您负责法兰克福应用艺术博物馆的亚洲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博物馆在这方面的工作情况吗?还有您个人与亚洲,比如和中国之间的联系。
          舒伦堡博士:每年我们有8到10个展览,其中有一两个关于亚洲的展览。比如今年夏天还会有一个关于古朝鲜的展览。因为工作原因我常常到亚洲,去中国是每年必到的。目前我已经去过10多次了。

          新报:早年的求学背景是否与您目前的工作有关?
          舒伦堡博士:是的,我以前是学欧洲艺术史、文学和哲学出身的。那时候还得到奖学金,有机会到日本学习了两年,之后还学了一点中文。亚洲文化对我一直是一个很感兴趣的题目,比如中国的山水画和书法。在这里的工作能够与兴趣想通,是我觉得幸运的事情。

          新报:希望您的工作越来越顺利,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

        (来源:欧洲新报)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