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董事会里的德国人谈中国 |
2012-05-02 |
这是迄今以来最大的一笔中国公司在德收购交易:今年年初,三一重工集团斥资5.25亿欧元收购了施瓦本的着名混凝土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几十年来,后者在同行业中一直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也是德国中型企业的成功代表。现在,中国人成为了普茨迈斯特的主人,而诺伯特·朔伊希(Norbert Scheuch)则成为三一重工董事会的董事。他在接受《明镜》周刊网络版采访时用“机遇”来描述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并对德国人为何应摒弃对中国的成见作出解释。 明镜:朔伊希先生,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者存在如此大的保留意见? 朔:我能理解这种现象。中国文化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始终独立于西方文化之外。这是一场陌生人的会面,自然会导致不安。但我们必须习惯中国的投资者。中国的经济如此充满活力,未来几年,中国投资者数量将超过美国。接触越多,我们对中国企业的看法也会越积极。 明镜:您喜欢您中国同事的哪些优点? 朔:他们非常直率,这点让我感觉很好,这让双方的交流变得更加容易。我们不谈论问题,只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明镜:普茨迈斯特创始人卡尔·施莱希特(Karl Schlecht)将企业打造成世界领先者。现在,他却把企业卖给三一重工这个在共产主义计划经济中发展起来的企业。这对这个施瓦本的家族企业来说难道不是件恐怖的事吗? 朔:在我看来,中国并非真正的共产主义。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博物馆旁边,就有劳斯莱斯经销商和卡地亚珠宝店。中国非常务实。当我们还在讨论斯图加特火车站改建问题时,中国人建设起一个国民经济。 明镜:您为何最终决定出售普茨迈斯特? 朔: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普茨迈斯特陷入困境。我说过,我们需要得到业内投资者的帮助,否则我们很快将陷入下一场危机。在第二次危机中,我们无力再坚持下去。我们宁愿在尚处于强势地位时就采取行动,这要好过陷入绝境时才冒险抛售。为尽可能扩大选择对象,我们在全球范围进行了拍卖。 明镜:您为何最终选择了三一重工? 朔:三一重工是最危险的竞争对手,其利润是我们销售额的3倍。一旦三一发力并瞄准某一市场,普茨迈斯特这样的中型企业前景堪忧。 明镜:您不担心三一重工从普茨迈斯特获取他们想要的技术后,就把它一关了之吗? 朔:我不认为有这种危险。德国的工程技术在中国倍受推崇,他们对我们有些诚惶诚恐。如三一能从我们的声誉中获益并保留德国的工作岗位,就已实现一个重要目标。 明镜:普茨迈斯特的品牌能否一直保留? 朔:我们没有要削弱普茨迈斯特品牌的考虑。相反,未来我们将提供更广泛的产品。普茨迈斯特的确会向三一转让技术,但我们的市场划分明确:普茨迈斯特负责除中国外的所有市场,三一负责中国国内。在中国,我们只作为高端品牌存在。这与大众和奥迪的市场划分方式类似。 明镜:您是否想成为中德企业合作的典范? 朔:我不认为这是我个人的使命。但关于德国流失就业岗位或中国投资者不恰当地对待德方工人的担忧都毫无根据。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怀有强烈道义责任感。这在三一在北威州贝德堡建设生产基地时已有体现:那里原先生产混凝土泵,现在要转产新产品。尽管部分工人目前没有工作,但三一却未解雇任何一名工人。我不知道是否有美国或欧洲公司还能具有如此的社会责任感。 明镜:但也报道称中国企业工作条件艰苦,比如苹果公司供应商富士康。这会导致对中国企业的恐惧吗? 朔:我只能代表三一讲话。我认为,我们一直不愿承认经济实力正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转移的事实。几个世纪以来,欧美一直主导世界经济,现在我们已达到福利的顶峰。相反,中国仍处于饥渴状态,工业化水平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的德国。中国要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进攻性。 明镜:中德管理人员之间有差异吗? 朔:在中国,上下级关系很重要,这也带来了领导的关怀责任。人们很少批评领导,而更多执行上级的命令。我们的基层民主在中国行不通。我们不会让中国企业德国化,也不会让德国企业中国化。中国人没有严格区分业务和私人生活,他们不会与私人关系不好的人做生意,而只与个人关系好的人做生意。中国人很看重这一点。 明镜:三一对普茨迈斯特员工2月初举行反对收购的抗议活动如何表示? 朔:那是一次自发抗议活动,参与者约150人。我立即接到中国打来的电话,向我了解情况。我告诉他们,这在德国很平常,不必担心。在中国罢工很敏感。 明镜:普茨迈斯特的员工也得到了就业保障,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朔:我们与中方签订了有效期至2020年的长期协议,保证不会因合并将工作岗位从德国向中国转移。但假设在2017年因经济不景气企业需要裁员,那是可以的。 明镜:三一给您很多自由吗? 朔:收购普茨迈斯特后,三一立即撤出了中国以外的所有市场。这是买方在退让。这对美欧投资者来说难以想象,他们会告诉我们,现在的世界如何运转。 明镜:作为中国企业董事会里的第一位德国人,您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 朔:我觉得我甚至可算在中国企业董事会任职的第一个欧洲人。 明镜:董事会议如何进行? 朔:会议很有纪律,准时开始,正点结束,报告时不许插话,报告后进行讨论和做决定。开会用中文,这也合逻辑:6个中国人和1个外国人,我有一个同传翻译。我的中文只会说“你好”和“再见”。我正在学中文,争取可以对话。 明镜:您的中国伙伴们也在学德语吗? 朔:没有。不能指望一家中国大企业会为了我们而学德语。 (来源:2012年5月1日《明镜》周刊网络版,家齐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