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生缘何在国际PISA测试中独占鳌头 |
2011-12-08 |
10年前的12月4日,经合组织首次公布了一份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在包括读写算术等各项技能测试中,德国学生名次始终不理想,北欧、日韩等国学生名列前茅。最近一次PISA评估有中国学生的首次加入。结果呢?上海学生轻取桂冠。
走进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正赶上学生们下午课间休息。身着运动校服的学生涌出教室,冲向操场,利用短暂的课间呼吸呼吸户外空气,活动活动筋骨。教学楼采光很好,楼道宽敞干净。这里是上海市政府很喜欢让外国记者来参观的样板学校。可想而知,上海并非每所中学都有这里的条件。按照最新一次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调查结果,上海学生各方面技能都是全世界第一,而这里的学生又是上海学生中的佼佼者。 在校园里走走转转,记者马上发现,这里每位学生都至少会两门语言。13岁的学生穆阳用流利的英文介绍自己每天的作息:"我每天7点出门,7点半到学校,8点钟开课。先是做早操。每天课时8小时,4点半放学。但是还有课余活动,比如我会打打篮球,6点钟回家,吃饭,做作业,晚上11点左右上床睡觉。" 东方学生讲究学 西方学生讲究玩 中国的大中小学生们的共同特点是:勤奋刻苦。尤其是准备各类结业考试的临考学生,每天要到深夜才睡。对于西方国家的学生来说,每天做作业、复习功课到深夜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寻求上海学生在国际评比中"所向无敌"根源的人,恐怕首先会将"刻苦"作为最佳答案。的确,中国学生还在写字台前埋头苦学的钟点,西方同龄学生可能正在和朋友们泡酒吧,蹦迪,在街上闲逛,或是已经进入梦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尹后庆分析说:"亚洲文化圈有独特的文化传统。教育体系也有别于西方。西方比较注重学生个性化的成长,东方国家则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的传播。PISA评估的结果也显示,上海学生各项技能都超过平均水平。当然,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以牺牲学生课余生活为代价的。" 上海-中国教育的典范 中国学生要掌握大量的课本内容,死记硬背是不可避免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要对老师有绝对的尊重和服从。中国的"严师出高徒"教育理念也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99%以上的15岁到24岁的中国年轻人具备读写能力。 不过批评者也表示,这种应试教育让中国学生少了几分创新的能力。此外,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家长在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家长往往会额外让孩子学习更多技能,以便在中国的竞争社会中有一席之地。 学生的刻苦、老师的严管、家长的监督 - 看来这就是上海学生在国际比拼中胜出的原因。不过上海不能代表全中国。在中国一些不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仍然很糟糕。不过上海学生在PISA评比中的佳绩预示了,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教育领域也会有更大的成绩。 (来源:A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