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华投资看好绿色产业 |
2015-03-10 |
“作为一名有着30年从业经验的技术人员,我被中国合作伙伴在技术和商业上的巨大才能所折服。中国在高新技术领域有很大的市场,我们应该来中国投资。”德国奥格福克斯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赫尔伯特·蒂本说。不久前,该公司到中国投资约7.7亿元,与陕西一家企业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建成示范性生产基地。 中国经济新常态为外国企业来华投资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很多德国企业看好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新方向,增加对华投资。 发展前景光明,吸引大量投资 德国大众汽车去年底宣布,2015年至2019年,计划在华投资220亿欧元(1欧元约合6.8元人民币),比上一周期又有所增加,目标是到2018年将产能扩展到400万辆汽车,至2019年扩展到500万辆。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海兹曼对本报记者表示:“我们保守预测,中国整体汽车市场在未来5年的增长速度大概在5%到8%左右,这个增速仍然明显高于世界其他重要的汽车市场。”在他看来,将来中国三、四、五线城市汽车市场的增速将超过一线城市,因此需要进一步把握好新能源汽车战略,为细分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大众汽车近年来开始实施高能效战略,公司将采取更多措施,将更多投资用于环保产品,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就推出了高尔夫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高尔夫电动车、奥迪A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等产品。海兹曼介绍说,在早期,大众会以进口方式将它们引入中国市场,并计划在2016年底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本土化。在接下来的几年,新能源汽车车型的国产化比例将不断扩大。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亚太地区经理克里斯蒂娜·奥托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很多德国企业仍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表示要进一步加大投资。 调查显示,在汽车行业,有75%的企业对中国发展持积极态度。2014年10月,戴姆勒公司与合作伙伴北汽集团签署协议,增加投资10亿欧元;大众汽车则计划到2018年,在青岛和天津新建两个工厂。 据统计,2014年前11个月,中国新批准德国企业在华投资项目348个,同比增长5.8%,德方实际投入17.8亿美元。德国在华投资多为生产型项目,投资金额较大,技术含量较高。除了大家熟知的大众、宝马等汽车公司的项目,还有北京飞机维修工程公司、上海克虏伯不锈钢公司、扬子石化—巴斯夫公司和拜耳一体化石化基地等大型项目。2014年德国汽车销售量在华增长13%,机械制造行业增长9%。 经济转型升级,孕育崭新机遇 德国企业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等战略部署同样敏感。根据大中华区德国工商总会的商业信心调查,超过70%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举措,特别是促进消费升级、加强生态保护、提高市场地位、强力反腐等方面的措施,都会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德国威乐水泵公司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注重环保与创新所带来的新机遇。公司投资2400万欧元建起的北京生产车间已经开始运转。该公司负责亚洲地区业务的董事会成员卡斯滕·克鲁姆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经济换挡提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机会,房地产市场预期继续好转,威乐水泵公司用于建筑业的高能效水泵系统将拥有巨大潜力。“对于企业来说,理解和满足当地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是十分重要的。”克鲁姆介绍说,威乐公司在华有800名员工,已经建立本地的管理系统,以满足中国市场要求。 “到中国之后,德国企业普遍认为,和政府打交道很轻松,招商引资、政策落实方面完全按规章行事,公事公办。”德国陕西商会会长李奇对本报记者表示,因为亚洲企业中普遍存在“关系文化”,一些德国企业一度对在中国投资发展有所顾虑。中国政府大力反四风、反腐败,使德国企业对进入中国市场投资不再心存疑虑。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认为,从中长期看,德国企业对华投资潜力也非常好。例如,在中国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战略蓝图中,高端机械设备必定有广阔天地。对德国来说,中国是最重要的机械出口市场,也是最重要的汽车出口市场之一。随着中国国内市场购买力的提升和对国内消费的刺激,汽车等高端产品生产厂商必将受益。此外,中国的工业不仅将更加现代化,而且将更加绿色。在饮用水处理、绿色建筑以及其他的环保技术领域,中国和德国的企业也将携手共进。而人口老龄化和健康保障体系建设也将给医疗服务业带来巨大市场。 “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在很多投资项目上都富有极大活力,这使得越来越多西方企业愿意来到中国市场。”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德国分所在一项报告里这样描述在华投资前景。 (本报柏林3月6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07日 0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