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365bet官方网站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双边往来
        德国文献中晚清图片将在上海和汉堡展出

        2013-04-02
         

        1858年考察团所绘中国人形态图


        1861年上海海关

        (本版图片均为复旦教授收集的德国文献中的晚清中国照片)

        □上海新闻晚报记者 张骞

            晚报讯 1891年时中国儿童的发式是如何的?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宴请清廷官员时的菜单是怎样的……今天上午,由复旦大学和汉堡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德莱布尼茨论坛和《自西徂东:德语文献里的中国(1830-1911)》图片展预告会举行。记者获悉,图片展将于4月12日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在上海结束后,还将到德国展出。 大量此前从未公布过的由当时德国外交官、商人、新闻记者、学者等记录的晚清照片和图片资料将在图片展上亮相。

            复旦大学历史系王维江教授介绍,近代德国与中国的渊源,可溯至耶稣会士汤若望。这位两朝“通玄教师”影响所及,也绝不仅止于宗教和格致两端;其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昭示着东西方欲臻于“心同理同”之境,道路艰难而漫长。事实上,汤若望的后继者们一直生活和工作在清廷首都。直到1838年,道光皇帝下令驱逐所有传教士,最后一位西洋人毕学源亦在同年病逝于北京。

        德意志1855年汉堡驻沪领事印章

             然而,两年之后就爆发了第一次鸦片战争。 1861年,诸国迫使清廷缔结通商条约。随后各路德意志人纷至沓来——外交官、传教士、商人、学者、记者、作家,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记录了不同侧面的中国,保留了德意志人来华的心态、对中国人的观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以及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判断。

            记者了解到,近代以来,德语文献在中国历史研究中很少被利用,而此次图片展上将亮相的图片共有110张,大量照片均为首次公布,系王维江教授从1997年开始陆续收集和整理,展示的主要从德语游记中辑出的图片,正是中德近代关系史的形象佐证。

            ◆1891年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包尔宴请清廷官员的菜单


            ▼1891年克虏伯公司驻华代表包尔所绘的中国儿童发式


            王维江教授表示,本次展览不是中德关系史的全面展示,而是从一个视角呈现七十余年中德两国间交往的面相。这一交往既有血与火,也有互惠互利;既包含着思想的输入,也包含着技术的引进。这一过程深刻影响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由于时间紧迫,本次展览的时段仅限于晚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来得及筹备。今后图片展也将不断扩充和完善。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