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关系正演变为中德关系? |
2012-05-28 |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近几年来,中德关系不断稳定发展,但这也引发了一些欧洲学者的担忧。法国《世界报》近日刊登了题为《中国—德国:为什么这种新兴关系对欧洲很重要》的报告,作者乔纳斯·帕雷罗是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文章表达了对中德关系的发展或将取代中欧关系发展的担忧。 一年以来,关于“德国式欧洲”的争论时常出现。无论是否准确,德国作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影响着欧洲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 在经济危机中,德国越来越强大,法国在削弱,而英国已被逐渐边缘化。他们观察到德国在欧盟内部越来越多的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并且利用欧洲获利。 中国是欧洲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而中欧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中国和德国的关系。特别是去年六月份,温家宝总理访问德国,同行的竟有13位部长,而且两国还举行了部长会议。这确实是破天荒的举措:中国首次与欧盟的某个国家建立了如此高级别的会谈机制。 这个政治关系的基础正来自于中德之间贸易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德国的对华出口。最近十年,这个出口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大约一半的欧盟对华出口是出自德国,而中国出口到欧洲的商品中,也有近四分之一是出口到德国。在中国,对汽车,特别是对工业机器的进口需求,大大帮助了德国快速走出了经济危机。 中国与德国的经济紧密相连:中国需要新技术,而德国需要找到新市场。中国官方喜欢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双方合作前景广阔,生态环保技术,例如电动汽车,将会使两国关系更加紧密。 中国和德国,这两个世界级的出口大国,自从2008年起便在世界经济议题上站在了一起。分析学家认为,德国的地区领导能力和中国的世界级领导力,让经济危机对这两个国家寄予厚望。 一方面,德国的大规模投资有利于使欧洲更加认清中国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则存在危险:德国将会利用这种紧密的双边关系,争取更多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是欧洲的战略利益。 中国很高兴看到去年3月,在联大对利比亚动武的表决中,德国投了弃权票。他们看到德国人在此事的原则上是反对军事干预。中国希望欧洲能起到平衡美国的作用,也隐约发现德国可以从中起到作用,换句话说——可以分化西方。 目前看来,中国对技术的强大需求显示,德国手里还有些“小杠杆”。但德国官方明白,长期来看,这些筹码对影响一个人口13亿多的国家还不够。正如一位德国官员所说:“我们只有8000万人口,而且还在越来越少。” 德国比其他欧洲国家更加努力去亲近中国,不仅仅只因为经济利益。德国接近中国,背后还有其它推手,如双边贸易、气候变化、人权管理世界、发展以及国外政治,但这些因素都没有转化成任何成果。我们可以理解,德国官员一想到要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同僚共事,就会感到沮丧和不信任。这种情况对于德国和整个欧洲都很危险。德国总理默克尔今年对中国的访问,正处于欧洲峰会和中欧峰会之间,而她在以欧洲的名义讲话。这不仅让我们怀疑一个事实:北京认为,柏林是可以取代布鲁塞尔的。 德国不应当放弃让欧洲与中国亲近。但欧洲其他国家也应该尽快找到方法,令德国恪守以欧洲成员的身份与中国发展关系。否则德国或许将脱离轨道,因为中德双边关系将会取代中欧战略关系的萌芽。 (记者李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