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韶融:做一个活跃在德中交流领域的汉学家 |
2011-10-22 |
从11年前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公主坟的小饭馆里用标准的普通话点出自己在课本上学到的“酸辣粉”到几年之后参加世界大学生汉语辩论赛得奖被选中成为新加坡中文电视台的出镜记者;从在博客里收集中国各式各样的chinglish标语到成为德中同行活动的德文主编,再到之后成为德国最大的基金会——博世基金会中国区域事务项目经理……纪韶融以一个德国汉学家的视角见证了中国过去十一年的点滴变化。 2011年7月16日,八名来自德国的记者来到了中国清华大学,开始了他们为期三个月的中国游学生活,这也标志着第四届中德记者交流项目“中德媒体使者”正式开始。也正是在这个课堂上,记者认识了此次项目主办方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中国区域事务项目经理——纪韶融。 兴趣缘起中医 纪韶融,德文名:Oliver Radtke,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系毕业。据纪韶融介绍,自己同中国的“第一个照面”来源于他的爷爷。上个世纪70年代,纪韶融的爷爷作为工程师曾经到过中国。回到德国之后,纪韶融听爷爷说了很多关于中国的故事。“爷爷跟我说的中国,听上去很神秘,”纪韶融说,“于是,我便决定学习汉语。”在中学7、8年级的时候(相当于高中二、三年级)纪韶融选修了汉语。 然而,让纪韶融下定决心学习中文、并且致力于汉学研究的原因是纪韶融对于中医的兴趣。“当时,随着对于中医了解的深入,我越发地觉得那些翻译成德文的译着无法满足我对于中医知识的渴求了,我必须学习中文,这样有助于我更加系统地学习中医的知识。”纪韶融回忆道。中学毕业后,纪韶融选择了进入海德堡大学汉学系学习汉语。然而,让他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学习了中文之后,自己开始对中国的社会、历史以及哲学着迷,于是便继续坚持着自己在汉学系的学习和研究。
Chinglish博物馆 正是出于对于中国社会的兴趣以及对于语言那种与生俱来的天赋,纪韶融一直在坚持进行着一个自己的事业——收集中国大街小巷里面各类Chinglish的标语。迄今为止,他已经出版了两本有关这个话题的书。并且,他告诉记者,自己目前正在做的博士论文就是有关chinglish和中国社会的。 2000年,刚学了几个月汉语的纪韶融飞到上海,上了一辆出租车从虹桥机场驶向上海市区,快到目的地时,他视线突然被车窗玻璃下的一行提示语吸引,在这张略微泛黄发旧的不干胶贴纸上,印着一行中文“请勿忘随身物品”,下面一行的英文“Don't forget your thing”,一下子把他给逗乐了,因为这句话在英语语言文化中表达的意思是,提醒男性乘客“别忘带走你的‘小弟弟’”。纪韶融赶紧拿起相机抓拍下了这张有趣的提示标,也是他第一次与Chinglish “亲密接触”。 在上海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纪韶融慢慢发现Chinglish英语误用现象在商场里的商品说明、公共场所的标识牌、公园里的提示牌甚至是路标上都能觅到踪影。因为已经学过一段时间中文,他没有感觉太多困扰,却被激起了的好奇心,于是他就开了这个Chinglish网站,专门展示Chinglish标识,标明“搜集”的时间、地点,以及自己的评论。 起初,他的这些行为受到了很多中国网友的批评甚至谩骂。“他们认为,我这个老外是在讥讽和挖苦中国人。后来,一些媒体对我和我的chinglish博物馆进行了一些报道,我说出了自己收集这些标语的初衷:不是挖苦讽刺,而是一种热情。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网友开始理解我的做法,甚至有的还主动拍下一些照片发给我,帮我一起收集。”纪韶融说道。
博世基金会的新事业 在纪韶融的眼里,德国的汉学家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天在研究所里读竹简、甲骨文研究“孔孟之道”但从未来过中国,从未接触过当今中国社会;另外一类是具有探险精神、来到中国大地上,与中国朝夕相对,研究中国现实情况的。当被问及自己选择做哪一种汉学家时,纪韶融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也许正是出于这个选择,2011年初,凭借其多年中国工作生活经历以及对于中国的喜爱和热情,纪韶融开始了在德国罗伯特·博世基金会中国区域事务项目经理的工作,负责基金会在华的一切项目。而中德记者交流项目“中德媒体使者”便是其中重点项目之一。 曾经担任过记者的他谈了自己对于此项目的理解,他表示,早在100多年前博世基金会的创始人罗伯特·博世先生就说过:人们将来会生活在一个全球一体化的世界里。那么国与国之间的民族谅解在全球化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记者在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里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民族之间的谅解首先需要从记者之间的相互了解开始。他说:“尽管德中两国文化背景差异较大,但是,我相信两国的记者在一起的交流还是会很顺畅的。新闻工作者,无论来自何方,工作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了解对方,首先可以从寻找共同点开始。” (来源:北京周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