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365bet官方网站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双边往来
        中国施援手,欧洲须回报

        2011-09-19
            

          “中国拯救资本主义”——随着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08—2009年次贷危机陡然升级之际曾经出现的这种说法,再度流行于国际社会。从中国自身利益出发,中国当然不愿意看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但欧洲人能用什么保证中国作为债权人的权益?切实解答这个问题,是作为债务人的欧洲人获得融资的先决条件。

        作为对中国援助的报答和交换条件,多年来闻名国际市场的“欧洲堡垒”应当显着减少对中国货物、服务、资本与人员流动的歧视性待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对中国货物的贸易救济措施,修订其歧视性、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救济规章;在大型招标项目中消除针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歧视性条件;减少对中国投资的政治性干扰;落实国际法准则,给予当地华人、华商、华资企业更公正合理的国民待遇,保护在欧华人、华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可供欧盟及欧洲相关国家实施的选项。

        西班牙已经提出希望中国企业参与该国高铁项目和港口建设,央企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正与西班牙铁路管理公司商谈,英国政府也已表示欢迎中国为英国高铁项目提供融资。我们希望的是中国金融机构、工程建设公司、高铁设备制造公司都能赢得公正合理的市场准入机会。这样做固然有利于中国,但也只有这样,东道国才能得到最优的融资、建设、装备组合,才能实现最高的效率。

        更进一步说,在某些政治、经济深受欧美影响的第三国市场上,期待中国提供救援的欧美国家不应采取旨在排挤中国企业的政治行为,而应当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与中方一起,协同东道国政府维护第三国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秩序。

        为了改善财政状况,欧洲重债国家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已经势在必行,而且不止一个重债国家瞄上了资金充裕的中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政府均已同中国政府接洽,希望中方并购、参股其石油、天然气、电力、航空、铁道、邮政、金融等战略性企业,意大利等国也未必不会紧随其后。只要符合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国对一切可能都持开放态度,相关国家应确保向开展尽职调查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准确、翔实的信息,“摆平”其国内相关利益集团,避免这些商业交易被人为政治化,确保中国投资者在帮助其战略企业渡过难关之后,不会被“卸磨杀驴”。

        与此同时,欧洲重债国家的不少民间企业也会寻求出售其国内外资产以摆脱困境,其中一部分资产无疑会成为中国投资者竞逐的目标。为了保证国内就业和社会稳定,对陷入困境的外国企业在华子公司,中国政府也肯定会推动有实力的投资者接盘。对这类正常的商业交易和政府行为,希望迄今仍掌握着较大话语权力的美欧媒体不要将其渲染成中方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必须确认的是,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都在于多年来寅吃卯粮的生活方式,以“欧猪五国”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西欧国家居民和政府尤甚。看到一些“欧猪国家”民众因财政紧缩政策而发生的大规模骚乱,以及今年春季法国民众因政府推行必不可少的福利制度和退休制度改革而发起的全国性骚乱,外部债权人不能不要求欧洲债务人拿出实际行动,让人们相信其改革的决心。

        中国早已被人们称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但在直面“入世”挑战而开展的经济结构调整中,中国付出了数千万人下岗的代价,为消化如此众多的下岗人员花费了近十年时间。没有这种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痛苦调整,就没有如今竞争力蒸蒸日上的中国经济。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欧洲债务人与其无谓地抱怨中国“友善勒索”,不如认真思考能否从中国这里学到什么。

        某些欧美人期待中国资金为其扶危济困,却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他们肯定会对上述条件发出抱怨之声。我们不指望所有欧美人都能接受,但我们希望大多数欧美人能够理解上述正常条件。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初,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接二连三爆发债务和货币危机,美欧方面索取的救援条件那才真是苛刻。对于中国而言,助一臂之力,帮欧洲渡过难关、进入一段能够持续相当时间的稳定时期,这无疑是最优选择;但倘若债务国不肯接受合情合理的条件,那么对其债务危机听之任之就应该是中国的次优选择。

        (作者: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