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施援手,欧洲须回报 |
2011-09-19 |
“中国拯救资本主义”——随着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08—2009年次贷危机陡然升级之际曾经出现的这种说法,再度流行于国际社会。从中国自身利益出发,中国当然不愿意看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但欧洲人能用什么保证中国作为债权人的权益?切实解答这个问题,是作为债务人的欧洲人获得融资的先决条件。 作为对中国援助的报答和交换条件,多年来闻名国际市场的“欧洲堡垒”应当显着减少对中国货物、服务、资本与人员流动的歧视性待遇。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减少对中国货物的贸易救济措施,修订其歧视性、过度保护主义的贸易救济规章;在大型招标项目中消除针对中国企业及其产品的歧视性条件;减少对中国投资的政治性干扰;落实国际法准则,给予当地华人、华商、华资企业更公正合理的国民待遇,保护在欧华人、华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这些都是可供欧盟及欧洲相关国家实施的选项。 西班牙已经提出希望中国企业参与该国高铁项目和港口建设,央企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正与西班牙铁路管理公司商谈,英国政府也已表示欢迎中国为英国高铁项目提供融资。我们希望的是中国金融机构、工程建设公司、高铁设备制造公司都能赢得公正合理的市场准入机会。这样做固然有利于中国,但也只有这样,东道国才能得到最优的融资、建设、装备组合,才能实现最高的效率。 更进一步说,在某些政治、经济深受欧美影响的第三国市场上,期待中国提供救援的欧美国家不应采取旨在排挤中国企业的政治行为,而应当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与中方一起,协同东道国政府维护第三国市场的公开、公平竞争秩序。 为了改善财政状况,欧洲重债国家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私有化已经势在必行,而且不止一个重债国家瞄上了资金充裕的中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政府均已同中国政府接洽,希望中方并购、参股其石油、天然气、电力、航空、铁道、邮政、金融等战略性企业,意大利等国也未必不会紧随其后。只要符合中国外汇管理部门和相关企业的经营战略,中国对一切可能都持开放态度,相关国家应确保向开展尽职调查的中国投资者提供准确、翔实的信息,“摆平”其国内相关利益集团,避免这些商业交易被人为政治化,确保中国投资者在帮助其战略企业渡过难关之后,不会被“卸磨杀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