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亡,也能去德国 |
2011-07-22 |
不太知名的“中国作家”廖亦武日前在德国宣布自己是“流亡者”,这种在西方以“流亡”姿态出现的中国人,近年来已经很少见了。大的原因是中国人正常出国、移民的途径很多,“流亡”变得不合时宜。
廖亦武一直在中国公众的视线之外。他曾在1990年入狱,服刑4年。他对外媒称,他在狱中先后看到20个人被拉出去执行死刑,从而写了一本书,在台湾出版。包括王丹等那几年的其他服刑者写回忆文章,从没有关于这种大规模执行死刑的记录。西方媒体都把廖亦武说的“20人”当成了和他差不多的“异见人士”,而这样的消息在中国人看来完全不可信。 廖亦武与中国当前的政治现实格格不入。他很难受,中国社会的变化对他没有吸引力,他对中国政治的仇恨无法化解。1994年他出狱后,一直保持着人身自由。但他写的几本书在中国大陆未获发行。中国社会知道他的人很少,但西方了解他的人却有一些。一些国外机构组织活动向他发邀请,但据报道他出国参加一些类似活动没有被国内当局批准。他这次去德国据说“途经河内、华沙”,听上去像是“曲折的逃亡”,但他的护照上却有中国边防正规的出境章。 中国的改革在一步步推进,但中国显然不是德国或美国,中国也没打算变成与它们一样的国家。廖亦武与这个基本现实迎头对抗,他受到一些限制,这与中国社会的预期没有什么冲突。这是一个涉及价值观底线的问题,中国与西方完全谈不拢,中国主流社会和少数“异见人士”也完全谈不拢,争论的意义不大。 中国不可能以少数“异见人士”的意志做改变,中国的道路只能以大多数人的愿望和利益做设计基础,这既是道理,也是中国强大的现实。西方一直在批评中国的做法,但由于中国主权的强大,西方的力量不可能直接加入到中国政治中来,帮助那些少数人实现他们的愿望。 实事求是对所有人都重要,廖亦武现在的做法,大概不是最坏的结局。他在接受西方媒体采访时说,他在德国“终于自由了”,感觉“就像在梦中一样”,在对中国现有体制完全看不顺眼也觉得过不下去的情况下,他自动选择“流亡”未必不是一条路。 出于骚扰中国崛起的需要,一些中国“异见人士”理论上会在西方受到比过去更多的重视,但随着中国社会多元化的演进,“异见人士”的影响力又被稀释,他们实际上也在贬值。西方国家这些年关注的中国“异见人士”,可谓换了一茬又一茬,但这些人在中国轰轰烈烈的发展和变革大潮中,实际上处于非常偏僻、边缘的位置。 中国在变,一些“异见人士”不愿意跟着中国一起变,而要站在中国的现实之外,以一个固定的态度抵触这个国家,他们不被中国的主流所容纳,这实际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廖亦武从来就没被中国社会记住过,西方媒体也很可能不久就忘记作为“异见人士”的他。 中国需要“异见”的存在,但表达“异见”的方式应当是负责任的,与中国实际接轨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表明,中国并非没有表达及容纳“异见”的空间,理解这一点并顺势而为,一些“异见人士”或许能发现自己新的价值点。▲ (作者:单仁平,环球时报评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