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流水遇知音 |
2011-06-12 |
榴花红,粽飘香,龙舟竞,锣鼓扬。端午节前夕,中国煤矿文工团民族管弦乐团访汶德国,历时7天,足迹跨越3个联邦州,先后在杜塞尔多夫、斯图加特和法兰克福举办专场音乐会,并与驻法兰克福总领馆馆员联欢。一首首仙音妙曲、一个个瞬间镜头、一声声欢呼称赞记录下了这段难忘的旅程。 这是一次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之旅,也是一场寻找知音之旅。用代表团团长、文化部外联局周勇先生的话说就是:“传统民乐博大精深,就像高山流水,可以说我们此行也是来寻找知音的。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
镜头一:盛友如云,宾朋满座 中国民乐的历史上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礼》中即有关于“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音的记载。之后不断发展,形成了“吹打弹拉”的基本格局。现如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以本民族乐器组成乐团的国家。中国民乐的魅力从下面这一长长的嘉宾名单中就可见一斑:杜塞尔多夫市长埃尔伯斯、北威州经济促进署署长华佩女士、黑森州政府欧洲和国际事务司司长博希曼、莱法州德中友协主席冯·伯里斯伯爵夫妇、施泰瑙市长施特劳赫夫妇、斯图加特市文化局长布雷娜-威尔蒂女士、各国驻法兰克福领团副团长阿诺尔特名誉领事、原黑森州法院院长克拉莫夫妇、黑森广播电台管理委员会董事长吕特格特夫妇、北威州中资企业协会主席严建勋、法兰克福中资企业协会主席李锁生、德国侨联主席吴志远……来自北威州、巴符州和黑森州的政治、经济、领团、教育、文化界及中资企业、侨团代表和其他观众两千多人欣赏了艺术家们的精湛表演,领略了来自古老东方的神秘魅力。
镜头二: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伴潮生。”在一曲悠扬的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中,音乐会正式拉开帷幕。各位艺术家争相献艺,演出中高潮迭起、掌声不断。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恢弘激荡、畅快淋漓,令闻者无不热血沸腾、激动不已;唢呐独奏《百鸟朝凤》时悠时促,时明时暗,向听众呈现出一幅百鸟闹春和大自然万物争荣的繁茂景象;西安鼓乐《老虎磨牙》手法独特,节奏多变,将雄伟虎姿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雷琴独奏《苏三起解》将这一京剧名段的唱腔、过门、道白等模拟得以假乱真,让人拍案叫绝;古筝独奏《渔舟唱晚》脉脉如歌,宁静悠远,令人怡然忘忧……除了这些传统代表曲目,乐团还优中选优,针对西方听众的兴趣和鉴赏水平增加了部分特色节目,并特意排演了一首德意志民歌《层林尽染》(Bunt sind schon die Wälder),以增进与德国听众的共鸣。全场听众沉浸在这天籁之音中不能自拔,持续两个半小时的音乐会结束后,仍热烈地交流感受,久久不愿离去。 施特劳赫市长在演出结束仍激动不已。他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如此地“震撼”,充满感染力和爆发力,同时又显得生机勃勃,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特别惊讶于中国民乐乐器“单捻合奏两相宜”的特点,表示此前接触过的中国音乐只是单件乐器独奏,没想到还可以组成乐队,“就像各音部齐全的唱诗班,滋味如此不同”。 许多华侨华人也争相赞叹:“民乐是咱们的国粹,这么精彩的演出让我们也非常自豪。希望今后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更热爱祖国,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了解中国。”
镜头三:一席阳关曲,万里故园心 6月6日端午节,乐团做客驻法兰克福总领馆,与领事官员们共庆这一传统佳节。 温振顺总领事代表全体馆员对乐团的到访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说,中国民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我们的国粹。艺术家们的演奏出神入化,曲目极具中国韵味,展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无限魅力,受德国外朋友的称赞和喜爱,也增进了德国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了解。祝贺乐团此次“高山流水”之旅遇到了众多热爱中国传统音乐的“知音”,可谓不虚此行。 与高水平的艺术家如此面对面地近距离接触,对许多馆员们来说是第一次,多功能厅里人头攒动,争相一睹艺术家们的风采。二胡首席张永智代表乐团感谢总领馆的邀请和关怀,他动情地说:“今天就是回家了,跟家里人一起聚聚乐乐,感觉真好!” 回家的心情是喜悦的,一曲民乐合奏《喜洋洋》热情欢快,让每个人脸上都绽开了欢乐的笑颜;回家的心情是轻松的,雷琴独奏《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将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唱腔模仿得惟妙惟肖,连其中的河南方言都字字地道、有板有眼,总领馆几位戏曲爱好者双目微闭、击节叩指,跟着哼唱起来;回家的心情是振奋的。“七一”将至,艺术家们特意准备了《唱支山歌给党听》、《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革命歌曲改编的曲目,为党的90华诞献礼。 知音话别,双手紧握,相约明年法兰克福再相会。 (驻法兰克福总领馆 吴健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