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365bet官方网站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双边往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谈中欧产业投资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2011-01-04
             新华网北京1月3日电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将于1月4日至12日正式访问西班牙、德国和英国。在代表团出访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介绍了中欧产业投资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就展开访欧之旅,对西班牙、德国和英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密切中欧友好关系的重大行动,对加强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欧盟是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两大重要经济体加深相互理解,在高层次、多领域开展产业投资合作,是巩固和发展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基础。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我国企业实力的逐渐壮大,中欧在高技术、交通、能源、环保、通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产业投资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促进双边经济合作发挥了引擎作用。

          一是双向投资大幅增长。欧盟已成为我国第四大外资来源地。截至2009年底,欧盟27国在华累计设立企业31874家,实际投入资金680亿美元。2010年1月至11月,欧盟在华又新设企业1491家,实际投资59.64亿美元,同比增长13%。截至2009年底,我国已累计使用欧洲20个国别(种类)的政府优惠贷款,生效金额达到214亿美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能源、交通、教育、医疗和公共安全等领域。近年来,我国对欧投资在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欧盟全部27个成员国,投资存量62.77亿美元;在欧盟设立直接投资企业近1400家,雇佣欧盟当地雇员1.5万人。2009年,我国对欧盟投资流量为29.7亿美元,占中方境外投资流量总额的5.3%,较上年增长5.35倍。中国对欧投资合作涉及商务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等多个领域,并逐步有了一些大项目,包括:上海豫园在德国投资的汉堡—上海欧洲旅游中心项目,三一重工在德建设的欧洲研发中心和机械制造基地,中铝与力拓公司合作项目,蓝星(集团)总公司在英投资收购世界纤维集团碳纤维业务项目,中信重工与西班牙甘达拉森萨公司合作项目最近也已核准。

          二是重大项目合作成绩斐然。民航领域,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项目是中欧产业投资合作的成功典范,目前已批量向用户交付飞机并投入运营。中方企业还成功参与A350飞机项目,成为方向舵、升降舵和机腹整流罩的唯一供应商,并与欧洲直升机公司开展了直15直升机的合作研制。以空客A320天津总装线项目为代表的产业投资合作,对于促进我国航空界与空客公司的经贸合作发挥了引领作用。2005年至2009年,我国共批量采购空客A320飞机410架;2010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方又与空客公司签署了102架飞机购机协议。铁路领域,与西门子等企业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快速发展。双方在铁路机车车辆、通信信号、牵引供电系统、系统集成、无砟轨道及高速道岔、电气化、工程咨询及监理等各个方面,开展了全方位合作。这对于我们学习国际铁路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铁路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际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汽车领域,中欧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实施对外贸易与对外投资相结合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入欧洲市场,有效降低了当地汽车产品的制造成本。2010年1月至10月,中方对欧洲出口汽车零部件达94.97亿美元,占我国零部件出口总额的36.7%。中欧汽车公司兼并重组,积极效应正在显现。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实现了两大公司的双赢。石化领域,“十一五”期间,陆续建成了中英合资上海赛科、中德合资南京扬巴、中英合资广东惠州南海壳牌等三套乙烯生产线,产能已占我国乙烯总产能的20%左右。钢铁领域,鞍钢、宝钢分别与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合资建设了大连镀锌生产线和上海不锈钢生产线,鞍钢—蒂森克虏伯合资公司(大连)1、2号镀锌生产线均已投产,达到年产80万吨镀锌板的能力,目前使用鞍钢的冷轧原板已经能够生产宝马等高档轿车的表面板。上海克虏伯不锈钢有限公司冷轧部分也建成投产。

           三是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中欧企业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股权投资、市场开拓、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积极而富有成果的合作。发挥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等机制作用,为两国企业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促成了TD—SCDMA、上海磁悬浮、贵广线直流输变电等近70个合作项目,合作范围已扩展到信息、生物、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华为、中兴、联想、海尔等企业,已在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与当地企业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有力提升了我国品牌的知名度。法国电信、沃达丰、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西班牙电信、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也纷纷加大对华投资,将中方市场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与欧盟经济互补性强,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中欧产业投资合作水平和层次意义重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转型升级上迈出实质性步伐,特别是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把绿色经济、低碳技术作为推动我国产业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欧盟国家是全球重要的发达经济体,在很多领域拥有国际领先的技术,它们最早提出“低碳”理念,拥有先进的产业化技术及丰富的经验。最近,欧盟制定了未来10年的经济发展规划——“欧盟2020战略”,提出要发展知识与创新经济、绿色经济和高就业经济,实现智能型、可持续和普惠性增长。在此背景下,推进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中欧产业投资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大有可为,正当其时。

          中欧双方应抓住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的意愿增强,世界经济转型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契机,本着互信互尊、精诚合作的原则,着力突破各种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障碍,尊重对方核心利益,深入挖掘双方合作潜力,寻求最大利益交汇,培育新的合作亮点。欧方应尽快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切实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中方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和完善贸易投资环境,积极推进中欧产业投资合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双方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第一,巩固现有领域。充分释放双方在汽车节能环保、关键零部件、柴油乘用车、重型商用车等方面的技术合作潜能,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和航空装备,推进高能效、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发展,加强电动汽车安全、关键部件和性能评价方法等领域标准的研究与合作,探讨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网络建设。以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和我国大型客机研制为引导,支持双方企业在A350飞机制造、空客转包生产等方面加强合作。拓展市场和技术的合作深度和空间,探索在铁路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在TD—SCDMA及后续技术演进、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转换等信息领域,深化合作、共同发展。

          第二,发展清洁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利用,推进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开拓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和生物质能利用,发展智能电网,合作开展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研究。

          第三,推进节能环保。重点是强化洁净煤技术合作,最大限度地放宽节能减排技术转让限制,联合开发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及产品,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产业化,推广先进环保技术、装备及产品,深化水和污水深度处理及循环利用技术合作,加强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合作。

          第四,开发生物技术。积极开展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基因治疗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的合作开发,加快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合作研发和产业化。加强绿色农业和绿色食品领域的合作,携手发展生物育种产业,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推广应用。联合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和产品,推进生物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

          中国的发展是30多年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欢迎欧盟的企业来华投资兴业,也支持有实力、守信誉的中国企业到欧盟各国发展。此次,李克强副总理对欧洲三国的正式访问,对于新形势新阶段双方建立层次更高、领域更广、形式多样的产业投资合作关系,必将起到积极有力的促进作用。我们坚信,以真诚的态度、务实的行动,抓住机遇,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双边产业投资合作,一定能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