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创业机会 |
2013-03-15 |
蓬勃发展的中国为富有冒险精神的外国高素质人材提供了良好机会。很多人大学毕业后直接来到中国。 ○中国的工作条件大为改善。仅在上海居住的德国人就超过1.1万。 《世界报》记者妮娜·特恩特曼(Nina Trentmann),上海 闲在家?现在没有多少人这么想。由于经济不景气,楚克(Hadas Zucker)和她姐姐开的时装店客源流失,开不下去了。楚克心情沉重地关闭了这家位于特拉维夫的小店。接下来该怎么办?楚克的姐姐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不能离家找工作。但楚克没有家庭负担让她必须留在以色列。很久以来,以国内经济越来越差,但她的许多朋友却不愿面对现实,这让楚克很生气。 当此前为楚克的商店加工服装的工厂邀请她去中国发展时,她立刻就接受了。“这听上去很棒!反正我也没什么可失去的,何不去中国试试呢?”半年过去了,现在,楚克在一家设计公司谋得一个职位。她到上海的决定是正确的。 王(Andrew Wong)来中国,也是出于类似原因。这位华裔澳大利亚人今年35岁,与妻儿在德国生活了8年多,家住慕尼黑附近的一个小城。他有自己的房子,是一名工业设计师。“这里缺乏动力和热情。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行。” 慕尼黑安逸的生活让王感到无聊。他说:“中国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这天早上,他坐在原法租界的一间着名的咖啡厅Amokka中对记者说。“中国每天都发生如此多的变化,新设计层出不穷,而在德国我却无所事事。”于是,他辞去了德国的工作前往上海。“这种感觉好像破釜沉舟。”2012年8月,他把妻儿留在德国,只身来到2300万人口的上海,当上了一名自由职业者,享受着自由。 像楚克和王这样,认为“在上海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人并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欧美年轻人涌入上海,坚信蓬勃发展的中国将给他们提供有趣的机遇。与其在自己的国家经受失业和抑郁,不如来上海或北京工作。欧债危机后,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据中国公安部门介绍,近年来,在华德国公民数量不断上升,目前已超过2万。据世界银行统计,2011年,超过4800名外国人在华获得长期居留许可,这一数字正在增加。与10年前不同,现在涌向中国的外国人不再只是冒险家,更多的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师、设计师、制图师、律师和商人。越来越多的人大学毕业后就直接来到中国。 科隆德国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考佩尔(Oliver Koppel)称,越来越多的德美大学毕业生在中国找到富有吸引力的工作。中国对劳动力的需求发生彻底变化。就在几年前,中国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还不高。但现在,上海能为工程、生物技术和经济领域的高素质人材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仅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就居住着1.1万多名德国人。 34岁的施特拉特曼(Eike Stratmann)女士是柏林人,4年前与其丈夫一起到上海生活,现任《上海艺术地图》发行人。施特拉特曼说:“许多人把上海作为一个中转站,在这里呆2、3年后就离开,这令人遗憾。我在这里有不少朋友,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但当与他们交换手机号时,我就知道,他们会先于我离开。”因此友谊很浅。不久前,她的一位德国朋友就去了美国。 随着中国对世界经济重要性的上升,许多美国企业家也来到中国。现年30岁的华茨(Alison Watts)便是其中之一。3年前,华茨还在纽约为贝塔斯曼工作,但她下意识地认识到应有所改变。华茨表示,自从她的一位朋友去了上海,她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几天后,华茨被解雇。“这就像一个信号。我买了张单程机票就出发了。”如今,华茨在当地一家电视台工作,负责一档文化节目。她将其成功归功于上海:“与纽约、巴黎、东京、香港等万事皆备的城市相比,这里机会更多。” 对希腊人桑第斯(Ilias Tsiantis)来说,家乡的情况十分黯淡。他曾在雅典一家公司工作,公司虽能勉强运转,但他一直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继续呆在负债累累的希腊令他感到不安。“希腊对未来没有真正的计划,这样只能使经济停滞。”这名年轻人看不到希望,于是他辞掉工作到了上海,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经营一家希腊餐厅。 对楚克、王、桑第斯和华茨而言,去上海的决定是值得的。他们对现状更满意,愿意承受收入减少、与家人分离等代价。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毕业生马修(Charlie Mathews)认为中国工作收入较低并无大碍。他在一家非政府组织工作,致力于中国工业化的可持续发展。25岁的马修表示,在华生活开销低于伦敦。这是为自己赢得竞争力的个人投资,尽管他的同学没有一个来中国。 马修希望在中国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在回英国后,用在中国积累的更多工作经验为自己加分。华茨在中国每月只赚约2000欧元,比在美国少很多。她说:“工资的确不高。但如果继续留在纽约,我可能已经失业。” (来源:《世界报》3月15日,啸雪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