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首页   365bet官方网站   领区概况   领事业务   教育文化   经贸往来   中国概况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人眼中的中国
        理想职业:中国学专家

        2013-01-07
         

                无论是拉丁美洲还是亚洲区域研究这门大学课程变得越来越热门。尤其是德国重要的经济伙伴中国受到许多大学生的青睐。
                 当约瑟芬·库默(Josephine Kummer)回忆起自己首次中国之旅,首先想到的词汇就是“文化冲击”。她说:“(那时候)差不多晚上6点钟就累得上床睡觉了,至少需要12个小时的睡眠才能恢复消耗的精神体力。日常生活会出现许多困难,许多事情搞不明白。的确让人震惊。”

               尽管如此,库默还是钟爱这个东亚国家。她在中学时代就开始了中文的学习。她就读于科隆大学,主攻中国区域研究,现在已经大二了。到上海做交流的9个月更坚定了她完成学业的决心。她当时住在一个中国家庭里。她说:“上海有大概有2800万人口,是一座超级大都市,有很多人都讲不同的语言、方言,你什么都听不懂。我开始就没有把目标定得过高,我只是尝试要尽量的融入。我虽然不是明白了每件事情,不过最重要的是,我不怕说话,去表达自己。”
         

                                                  库默与寄宿的中国家庭合影

             科隆大学学术交流部门的汉学学者普罗伊舍夫(Susanne Preuschoff)说,去中国的德国人会受到文化冲击实属正常。她说:“文化冲击是十分重要的。只有用一头扎进去的方式才能得出结果,只有两种可能:我讨厌这里的一切,飞回来; 或者是接受了冲击的洗礼,从此爱上这个国家。“

             从1991年起,科隆大学就开设了“中国区域研究“专业。毕竟,越来越多的德国公司与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合作。不过,学习这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如何?市场真的需要这么多研究区域的学者吗?普罗伊舍夫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她说:“我觉得,学习这个专业的人只有在之前进行过商业培训,或者是通过实习和工作积攒了资本才能有资格找到合适的工作。“

                                                    科隆大学汉学学者普罗伊舍夫

             因为仅仅掌握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填补这个不足,科隆大学开设了多个副科课程。学生们在主攻“区域研究”时可以选择另外一门专业作为副科。经过多元化课程培训的毕业生可以胜任多个领域的工作。他们可以在经济、发展合作项目或者在媒体领域工作。不过,因为涉及领域十分广泛,所以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也不得不面对“只是泛泛,并不精通”的质疑。对此,普罗伊舍夫表示:“我能理解这种偏见,因为它的确有着大杂烩的性质。不过以后的生活中,这些知识将成为十分关键的技能,让毕业生在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我觉得人们必须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怕失败。”

            对于约瑟芬·库默来说,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她坚信自己会有一个良好的就业情景。她已经做好下一步去南京的计划。毕竟,在中国一年的学历经验是该专业强制性的规定,是所有学生的必经之路。


        (Qulle: DW.de 作者:尼娜·特洛伊特)

        推荐给朋友
          打印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