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雁总领事在法兰克福“针灸与现代健康”研讨会上的开幕词 |
2007-09-16 |
尊敬的法兰克福工商会干事长、法兰克福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蔡尼博士, 尊敬的国际针灸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德国针灸医生协会主席玛立克-厄勒博士, 尊敬的德国针灸医生协会学术中心主席庞策教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非常高兴应蔡尼博士的邀请参加今天由法兰克福大学中国研究所和法兰克福工商会共同举办的“针灸与现代健康”学术研讨会。一方面,是因为蔡尼博士身兼法兰克福大学中国研究所副所长,在该所一年前重新成立的庆典上,我也曾应邀致辞;另一方面,我对她的家乡有特殊的亲切感,22年前我曾在那里撰写硕士论文。尊敬的蔡尼博士,此时此刻我不免感到难过,因为您这样一位能力出众、善于合作、看上去远比我年轻的工作伙伴即将退休;同时,我又对您不无羡慕,因为您可以拥有充裕的时间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 女士们,先生们, 让我们言归正传。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对今天学术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此次研讨会对于推动中医在德国的发展和推广,促进中德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谨对在座的各位专家及关心中医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一支绚丽的奇葩。卷帙浩瀚的中医药典籍证明,中医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中国几千年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早已成为造福世界人民的人类共同财富。在中国,针灸仅占中医治疗的15%左右,中草药则占80%;而在德国,现在的比例似乎刚好相反。目前,中医药不仅在预防、保健、治疗、康复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探索治疗癌症、艾滋病等严重疾病中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在中国,患者往往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求助于手术刀而不是相反,因为中医最根本的理念之一是将人体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与欧洲其它国家相比,针灸在德国的引入和起步较晚。但近十年来,中医在德国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各类中医针灸诊所雨后春笋般从三十年前的几家增至数百家。目前,已有三十多家德国大型医院提供中医治疗,主要是针灸。柏林洪堡大学Charité医院日前已决定设立中医教授的位置,此举甚至得到了《明星》画刊的好评。在我看来,德国的“主流媒体”能对与中国有关的消息给予正面报道的确比较罕见,也许是个例外。德国联邦卫生部200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共有近200万德国人接受过包括针灸、气功和中草药在内的中医治疗;运用中医疗法,尤其是针灸进行治疗的德国医生约有5万人,占全德医生总数的六分之一。在许多大学,中医入门已被列为医学专业的选修课。2002年,德国Allensbach市场调查公司的民意调查显示,尽管目前中医尚未纳入法定医疗保险体系,仍有61%的德国人愿意接受中医作为补充治疗;在接受过中医治疗的德国人中,愿意再次看中医的比例高达89%。德国联邦医疗保险联合会从2000年起历时五年的临床实验数据证实,针灸治疗膝关节痛和腰痛的效果好于西医。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据此从2007年1月1日起终于同意为这两种病痛的针灸治疗埋单;与此相比,投保私人医疗保险公司的患者则更加幸运,能被报销的针灸治疗项目更多。 女士们,先生们, 尽管上述调查结果早已存在,但人们仍然看不到中医在德国的春天。欧盟对中草药市场准入的门槛依然高不可攀。还有一个事实是,未在德国大学读过西医的中国中医医生申请在德行医资格的可能性仍不存在;相反,未在中国完成中医学历教育的德国医生或保健师(Heilpraktiker)却能够在德国得到中医行医资格并开设中医诊所。 令人欣慰的是,在通常被视为批评中国最激烈的美国,中医的发展则取得了长足进步。不久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了一份指导性文件“补充和替代医学产品及FDA管理指南(初稿)”,将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从“补充和替代医学(CAM)”中分离出来,首次认同中医学与西方主流医学一样,是一门有着完整理论和实践体系的独立科学体系,而不仅仅是对西方主流医学的补充。 女士们,先生们, 迄今为止,中国已同70多个国家缔结了包含中医药内容的卫生合作协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同26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签署了中医药合作协议。今年3月,中法两国政府签署了两国中医药合作协议。如果北京和柏林也能签署类似协议,必将推动和加强中德两国在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医药法规与技术规范标准、中药研发、中药产品在欧洲市场准入以及人才培训等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我并不认为法国人对身体健康的关心会少于德国人。作为出任驻法兰克福总领事之前中德经济合作联委会中方执行单位– 商务部欧洲司的负责官员,我对德方迄未积极回应中方关于成立双方医药工作组以尽早实施互利双向合作的倡议深表不解。 最后,预祝本次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耐心地听完我这个中医学的门外汉,同时也是一个在北京有行医执照的女中医的丈夫在各位专家面前的发言 |